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最新消息 第二十八期 【思與學】從法文聖歌(cantique)到中文聖歌

【思與學】從法文聖歌(cantique)到中文聖歌

E-mail 列印

從法文聖歌(cantique)到中文聖歌

洪力行(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在今日天主教會的中文語彙中,「聖歌」一詞已經成為一個通用詞彙,不論是在彌撒中或其他場合詠唱的禮儀或非禮儀歌曲,都以「聖歌」泛稱。然而,在早期的天主教中文資料裡,對於彌撒等正式禮儀所用的樂曲,多半稱為「經歌」或「歌經」,也就是用拉丁文所詠唱的禮儀音樂。而「聖歌」一詞,則主要是指使用本地語言詠唱的歌曲。這是由於早期在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有許多來自法國,因此也將法文「cantique」的概念與歌曲帶入了中國。

根據 Claude Rozier神父(聖歌〈讚美聖母與耶穌〉的作曲者)的考據,法文的「cantique」一詞是於十六世紀七星詩社(la Pléade)時期正式成為法文的語彙。直至十九世紀中葉,「cantique」一詞指涉的主要是文本(詩)而非音樂。這些文本通常採用三種途徑:抒發宗教情懷、詩歌化的宣講,以及教理講授,而這三種途徑也經常會混用。法國禮儀歌曲研究學者 Philippe Robert 教授也表示,這些詩作反映出該時代的宗教情懷與思考,其目的多半是為了教導信友某種道理或觀念,由於強調思想的灌輸,在詩藝上通常也不甚高明,有時甚至連背後的神學基礎都有些疑義。而這些文本通常也會和某種敬禮連結,例如聖母月、耶穌聖心、聖母遊行等等。

大部分的「cantique」形成於十八世紀末或十九世紀初,在音樂方面,則通常援用民眾熟悉或易於學習的旋律,套上歌詞詠唱。這些旋律通常和歌詞沒有直接的關係,有時甚至從俗樂取材,如歌劇詠歎調與飲酒歌等,亂象叢生。而在歌曲形式上,則是以眾唱與獨唱段落交替唱和。當然,這些歌曲並不適合運用於禮儀之中,而主要是在一般性的教友聚會中,如各種敬禮活動、朝聖、避靜等詠唱。因為具有這些歌詞與音樂上的特色,許多「cantique」在過了時代的氛圍之後便褪了流行,遭人遺忘。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一些教會作曲家如耶穌會士Louis Lambillote (1796-1855)  等人則特別為法語聖歌作曲,提高其音樂水準。在教宗庇護十世(Pius X)1903年頒佈了關於聖樂的自動手諭(motu proprio)之後,Vincent d’Indy所創立的聖歌學校(Schola cantorum)也嘗試從額我略歌曲的旋律著手提升法語聖歌的水準,並於1920年出版了《Selecta Cantica》歌本,其中包括了一百首由 Charles Bordes 等作曲家重新編寫的聖歌,重新提升了法語聖歌的質感,但仍然儘量保留適合民眾詠唱,易於親近的特性。

這些源自法國的法語聖歌,於十九世紀晚期透過法籍耶穌會傳教士的引入,也被大量翻譯為中文,出現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出版的中文聖歌歌本之中,如獻縣的《聖教歌選》與上海的《聖歌》。儘管多數的歌曲和十八、十九世紀的法語聖歌命運相同遭到遺忘,其中也有一些作品保存了下來。例如耶穌會音樂家Lambillotte作曲的〈聖母月歌〉(C’est le mois de Marie),或是由法國傳統旋律編成的〈聖母聖心歌〉(En concert avec les anges),均是今日教友仍然耳熟能詳的歌曲。而在光啟出版社於1962年出版的《聖歌薈萃》歌本中,也仍保有不少此類歌曲,甚至是已屬於額我略風格法語聖歌(cantique grégorien)的中文版本。這些從法國「進口」的中文聖歌不僅代表了中文聖樂曲目形成的一段歷程,也值得重新加以審視,或許我們能從中發現一些具有教會傳統特色的珠玉之作,成為我們今日推動聖樂本地化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