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會議報導】《華裔學志》走過八十、邁向未來

E-mail 列印
 聖言會與輔仁大學的八十年情誼-《華裔學志》走過八十、邁向未來

 

黃渼婷
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一九三五年,《華裔學志》期刊在北平恭王府的一角誕生了。創刊之際,料誰也沒想過這創刊於中國,放眼於世界的期刊能夠走過八十年的歷史,在不同的國家駐足,開花結果。這期刊之所以能夠誕生,最大的幕後功臣莫過於聖言會第一位漢學家鮑潤生神父以及輔仁大學第一位中國籍校長陳垣先生。《華裔學志》的名稱原為拉丁文Monumenta SericaSerica(絲域)一字代表中國,此二字的意思即為「華夏的記錄」。當時陳垣校長相當重視這由中西合作出版的刊物,親自選定「華裔」二字為中文之刊名,希望此刊物能夠對華夏及裔遠之邦有所貢獻。

《華裔學志》在創刊之初,即對推動中西交流寄與無限的厚望。鮑潤生神父希望透過中西學者的合作,令此期刊於東亞肩負起重要的角色。陳垣校長則冀望此期刊能夠應用西方最新的研究方法論,整理並建構關於中國的史料與知識,對中外學者的研究工作有所助益,進而促進國際學術的合作。此二位學者的期盼廣納並吸引了眾多的有志學者共襄盛舉,或投入編輯工作,或貢獻其智慧的豐碩成果。

在當時,陳垣校長,張星烺與英千里等學者紛紛投入心力支持出版工作。此時共彙編了十三冊,奠定了《華裔學志》於漢學期刊中的地位。《華裔學志》在如此濃厚與相互合作的學術氣氛之下歷經了不同的發展時期,即使創辦人鮑潤生神父因傷寒驟然離世,當時政治情況產生巨變,《華裔學志》也不曾因此而卻步不前。一九四九年,中國政治情況驟變,華裔學志開始了它遷徙的過程。它先於東京,後於名古屋建立了編輯室,由卜恩禮神父擔任主編,並由數位聖言會神父陸續協助出版工作。此階段的《華裔學志》雖未能如創刊之願,停留於中國北平,然編輯之工作與推動中西學術對話與交流之志卻未曾減少。中西學者來訪絡繹不絕,除出版期刊外,其藏書量逐漸增加。不僅讓當時來訪學者於此地可獲得期刊第一手出版資訊,同時也讓許多學者因著彼此的交流而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一九六三年,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東方語文系極力邀請《華裔學志》赴美建立編輯室。華裔學志因此再度踏上遷徙的旅程,出刊工作持續進行,未曾因為艱辛的遷移過程而稍減。一九七二年,在德國的邀請之下,《華裔學志》秉持即使面對變化也不改變其職志的態度,再度遷徙,來到德國的聖奧古斯丁,找到了它能夠長期居住的家。先座落於人類學研究所中,其後設立了獨立的華裔學志研究所。 

此時期《華裔學志》已累積了相當高度的學術能量,編輯群以及顧問學者持續增加。當時前後任的主任暨主編卜恩禮神父以及馬雷凱神父,除了延續華裔學志優良的學術傳統之外,更積極地推動華裔學志的出版工作與學術對話。《華裔學志》於此時期的紮根工作可說進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里程碑。除了期刊之外,還出版了《華裔學志系列叢書》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以及《華裔學志選集》Collectanea Serica。前者專注於在中國的基督宗教與其歷史使命、藝術等議題,後者聚焦於中國文化相關之訊息,並時常搭配圖表照片加以出版。 

二00二年,華裔學志研究院希望延續與輔仁大學的情誼,與在台復校的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於校園中設立了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藉此期盼在亞洲區繼續推展中西的交流與對話,同時培育更多有志於從事漢學研究的青年學者,進行不同領域的漢學研究。 

《華裔學志》走過整整八十個年頭,歷經了無數的艱辛,卻也在這些艱困的情況中成長茁壯。每一步,每一個腳印若沒有眾多對華裔學志貢獻良多的編輯與學者們,斷難有所成就。八十年的歲月足以使人蒼老,但《華裔學志》奉獻的心卻未曾受到歲月的摧殘。《華裔學志》不僅只是促進中西學術對話的期刊,它更可說是愛的話語與交流的園地。它期盼總能在「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學術氛圍中,繼續為推展中西漢學研究工作貢獻最大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