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思與學】宗徒教父作品之研究與學界近況

E-mail 列印
 宗徒教父作品之研究與學界近況

 

張毅民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宗徒教父(the Apostolic Fathers)」或「宗徒教父作品(the writings of the Apostolic Fathers)」是一個學界賦予一、二世紀早期教父及名若干(佚名)作品的學術名詞,被賦予這個名詞的早期教父或作品,主要是由於他們要不是首代宗徒的門生、要不就是緊接在新約時代之後,甚至與新約時代重疊,並且在作品中已經出現「原型正統(proto-orthodox)」思想(Bart D. Ehrman語)。「宗徒教父作品」的年代落在公元一世紀中後期到公元二世紀中後期之間,宗徒教父作品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他們對於耶穌基督與首代宗徒們的記憶非常鮮明,其重要性對教會傳統的建立而言,是「上繼宗徒傳授的吾主的遺訓,下啟聖教傳統的源流,是連貫吾主啟示和教會傳統的咽喉」(呂穆迪神父,《宗徒時代的教父》,導論,1957年初版、2003年再版);對學術研究而言,Bart D. Ehrman指出,宗徒教父作品是研究早期基督宗教之「熱議題(hot issues)」的重要窗口,例如:羅馬帝國的基督化、正統與異端的關係、反猶太主義的興起、女性在教會內的角色、大公教會的興起與形成、基督徒禮儀的制度化、基督徒的迫害與殉道、教會組織的形成與建立、基督徒(正典)作品的角色與功能等。另外,更也可以讓人一窺「耶穌傳統」在公元一、二世紀之間的發展與脈絡(見:Stephen E. Young (2013). Jesus Tradition in the Apostolic Fathers: Their Explicit Appeals to the Words of Jesus in Light of Orality Studies;此專書係作者2010年博士論文,修訂後出版)

宗徒教父作品的學術研究工作,儘管似乎不如「教父學(Patristics Patrology)」注意的人多,但在國際學界一直延續不斷,並在二十世紀後期起至今,頗有興起之勢。以《十二宗徒訓誨錄(the Didache)》為例,成立於1880年成立之The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聖經學會,簡稱SBL)是國際間重要的聖經研究學會之一,固定每一年召開一次國際年會,該學會自2003年開始,每一年年會中都有許多針對《十二宗徒訓誨錄》發表的研究報告(除2006年之外),同時,該學會也從2003年起,正式成立專責研究小組The Didache Consultation Unit,針對《十二宗徒訓誨錄》進行系統性的深入研究。根據該學會的統計,光是從二十世紀六年代,到目前,已經超過七十篇關於《十二宗徒訓誨錄》的學術研究報告,另外,關於《十二宗徒訓誨錄》的專書,也超過百本。而《十二宗徒訓誨錄》只是「宗徒教父作品」中篇幅不大的一件作品,還有許多其他極重要的作品,例如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主教書信、羅馬的克來孟《致格林多人前書》、《致格林多人後書》、斯明納的鮑理嘉《致斐理伯人書》、《鮑理嘉殉道紀》、《致刁臬督書》、《巴爾納伯書信》、《何而馬的牧者》與巴比亞碎篇等。宗徒教父作品的學術研究工作,不僅早已是「教父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子項目,更有逐漸成為一門專門研究的學術領域的態勢。

在國際學術研討會方面,去年在澳洲雪梨與美國波士頓各舉行了一場早期教父作品的國際研討會(詳見本人於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電子通訊第20期:〈2014下半年關於教父學的兩場重要國際會議〉),令人非常期待的,是在今年六月20-24日,「北美教父學會(The North American Patristic Society)」也將針對宗徒教父作品舉辦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的主題是「宗徒教父與相關的早期基督徒作品(The Apostolic Fathers and Related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為期四天的國際學術會議,地點訂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Argentina),今年的這場會議,主辦單位除了針對宗徒教父作品外,更希望可以進一步探討這些作品中呈現的若干主題,如:「猶太教徒-基督徒的互動與關係(Jewish-Christian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基督徒自我定義的形成(identity-formation)」。當然,英國牛津的教父學國際研討會(Conference on Patristic Studies Oxford)今年亦將舉行(今年是第17屆,於八月10-14日),但主題則沒有限定於宗徒教父作品。

兩岸三地華人學界,近年來也有若干針對「宗徒教父作品」的研究出版,限於篇幅,以下介紹若干,若有遺珠,尚祈見諒。首先,在宗徒教父作品原典的中文翻譯方面,繼呂穆迪神父在1957年的中文譯本(香港真理學會出版,2003年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再版)之後,2013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了《使徒教父著作》,由高陳寶蟬等翻譯,但由於使用簡體字、並完全採用基督(新)教譯詞,加上若干排版失誤(例如希臘原文不完整)、以及中文語詞的使用上兩岸因時空因素已有差距,因此對習慣閱讀正體中文的台灣天主教學者與教友而言,使用上不是很方便,但編譯人員的努力與辛勞仍值得嘉許。其次,在期刊論文方面,位於香港的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在華文的教父學研究界,則具有特殊地位。1994年起,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開始「歷代基督教思想學術文庫」及其「古代系列」的翻譯出版──從希臘化時期到十五世紀的基督宗教思想文獻,到現在已超過二十多部書目;此系列係接續從前的「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自1940年代起到1960年代,該項工作已經完成三十二卷基督教名著的翻譯工作;除此之外,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更提供中國大陸年輕學者投身教父思想的研究工作,並協助出版研究成果。年來,中國大陸的年輕學者從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獲得道風獎學金的人數不少,也因此多年來累積的成績也很可觀。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定期出版的《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也長期關注華文學者教父思想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出版的第28期,更以「教父學與中國學術」為主題,由中國籍學者王曉朝教授擔任當期主題策劃人,並也撰文兩篇,提供讀者鳥瞰式的角度,綜觀教父學在中國大陸學術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篇文章與同(2008)年出版於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年刊》(第29期),由義大利籍隱修會士暨漢學家Matteo Nicolini-Zaniu所撰之Patristic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當代中國教父研究縱覽)(2009年台北輔大神學院《神學論集》第162期刊出中譯版),可說相互呼應。《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13年出版的第38期,則有一篇針對「宗徒教父作品」中《何而馬的牧者》的文章,作者是(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褚瀟白副教授的文章,針對這個龐大作品中「塔」的意象,試圖從語言學、符號學的角度,釐析分析其救贖論,褚女士更在文章的註釋一說明,該文章係「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經青年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令人期待她的完整研究成果。

本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也從去年十一月起,開始為期半年的「宗徒教父作品讀書會」,預計到今(2015)年七月結束,邀請台灣的年輕基督徒學者參與此一極有挑戰性的研究計畫,也期待帶動台灣基督徒學者對於宗徒教父作品的認識與喜愛。在歷經六個月的洗鍊之後,參與此一讀書會的人數,從最早網路報名的24人,到如今只剩下7人,人數不斷銳減的主要原因,不外是:參與的成員(研究生、大學教師、教會牧者、福傳員)原本的工作壓力已非常大,加上讀書會是以「研究團隊」的方式運作,因此每個參與成員必須自己獨立進行宗徒教父的研究工作,而所有的研究專書都非中文,而原典文本更除了中譯本之外,研究者必須要可以直接閱讀希臘文與參考不同英譯版本──例如:Bart D. Ehrman (2003)J. B. Lightfoot & J. R. Harmer (1891, 2004)、以及Michael W. Holmes (2007)等,以及針對各宗徒教父作品的國際最新出版學術專書(例如: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出版的Oxford Apostolic Fathers 系列專書),因此,對台灣許多有興趣研究宗徒教父作品的人而言,既極具挑戰性,也非常辛苦,若沒有極大的熱忱,很難持之以恆;同時也指出,宗徒教父作品研究工作是一個極為深入與專門的學術領域,需要心無旁騖的專注與投入,並且積極與國際學界保持互動與汲取新知,因此若沒有一個完整的學術研究支持系統與環境,宗徒教父作品的研究很難持之以恆。在台灣的天主教學術研究領域中,實在期待有更多人支持宗徒教父的研究工作,更也祈求天主降福,施恩憐憫,並在這塊研究領域的乾土上普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