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會議報導】從參與「【反思寫作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返身思考跨領域對話的可能性

E-mail 列印
 從參與「【反思寫作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返身思考
跨領域對話的可能性

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聖經‧聖詠118:24》

蘇嫈雰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4年12月5日接受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反思寫作中心的邀請擔任政治大學哲學系系主任林遠澤副教授主題演講的與談人,林遠澤副教授以「從溝通行動理論:論對話療癒的自我反思基礎」為題,從醫護人文學的角度出發,反思醫護人員面對醫療決策的生命現場是否優先考慮病人的利益,以及如何在專業能力中維護病人的利益又能做出最佳的判斷。醫學倫理不應只是醫師面對兩難的倫理學(ethics of doctors’ dilemmas),更不是艱澀難懂的學理名詞與空泛理論,應是活生生實存性的體驗、彼此理解產生有意義的對話,只有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下產生的具體行動才能真正產生以言行事的療癒效果。

  病人的處境是否在醫療體系中被抽象化,成為一個普遍的他者,兩難推理中討論的主體仍是醫生,在「『我應當怎麼做?』中的『我』仍是醫生」。病人只不過是他討論的主題,甚至病人的處境只是一個應用的個例,疾病使成為一個人的主體性被忽視,也改變了我們對「個人自主性」(personal autonomy)的各種假定。醫護病雙方都應是自主的參與者,然而家屬、醫護人員儼然成為病人代言式的溝通者,卻遺忘病人是自傳體,需要關懷的不僅是疾病更是存在情境。疾病使人重新省思他跟身體的新關係,健康的身體增強自我同一性,成為可以滿足慾望的工具或載體,是一種社會性的主體或做為生物有機體的軀體,但疾病卻讓身體變成為會挫敗他們的物體,因為疾病威脅到個人生命存在的危機,存在的恐慌感與陌生,迫使人重新自我反思對生命存在意義的理解。自我隱蔽的安逸狀態讓人對主體性存在的反省與思考忽視漠然,疾病深刻改變「個人的整體性」(personal wholeness),病人被迫重新評估生命的價值與目標,這種巨大的轉變如果沒有返身觀看思考的體己經驗,是不可能產生推己及人有療效的關懷。

  醫學的治療(curing)、護理的照護(caring)除了治療生物有機體病人的疾病(disease)和病痛(illness),更重要的是望聞問切真心關懷體驗主體的身體。療癒性的交談透過醫學的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force)、護理存在性的護病關係(one-caring),協助病人正視疾病、面對存在反思生命價值觀的重新排序。所謂恢復模式的建構(Recovery model)指的是透過自我敘事模式(生命史的建構)反思過去,生命流動模式(重新理解自己的再現空間)能夠協助走向未來,這一切都必須透過醫護病在對話活動當下,自我有意識地參與而形成互為主體的關係,最終在醫護病療癒性的交談中,病人和家屬才可能成為有意願改變的行為主體,也才能因療遇(encounter)得療癒(healing) 而建立新的醫護病互動關係。

  整場學術研討會分成為三個場次,以實務-理論-實務方式進行,我想或許這是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文琪主任刻意有心的安排。與會者來自多元化領域,包含通識教育的教師、臨床醫護人員、心理、生命學、口語傳播、哲學等跨領域的學者、專家。理論和實務巨大的間隙無法自動轉換‧跨越,透過反思幫助理論與實務得以溝通‧對話‧轉圜,實務在對話‧溝通的行動中,藉理論提供支持‧反思的場域,讓實務現場不再只是受宰制而服膺制度,只有不斷汲取理論‧反思‧行動才能活出新天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