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本期內容介紹】

E-mail 列印

本期內容介紹

劉鳳娟(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博士後研究員)


本院第26期的研究通訊主要有兩個單元,分別是【思與學】及【好書推薦】。【思與學】中的短篇學術文章主要是本院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針對相關的議題提出反思,又或者是抒發個人己見,與讀者分享。本期共有三篇,第一篇是陳文祥所寫的〈科學研究不能擁有信仰嗎?〉。文章中透過博蘭尼(Michael Polanyi)及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兩位科學家,針對隱藏於科學背後的信仰真意給予正向的存在論述,以說明在科學驗證與信仰闡述這兩者之間並無衝突,甚至可能藉由兩者的匯聚,迸出驚奇。而在蘇嫈芬所寫的〈消費文化中走一條「厄逆之路」〉一文中,提到厄逆之路,意旨的是一條要來考驗我們的崎嶇道路。作者從當代的消費文化陋習反思老子時代,以及聖經中的所出現相似的指涉意向。不難發現在這人類歷史發展的脈絡中,早已明示我們過度消費將會帶來的負面景象。而身為教友如何走出這條充滿誘惑的厄逆之路,作者也給了我們幾個建議的方向。黃渼婷在〈淺談《聖經》中女性的交談模式與瑪利亞的形象〉一文中,提出在舊約與新約聖經中女性角色在交談時的不同模式以及其轉變,並從這些交談模式中,進一步歸結出聖經中女性所呈現出的特質,包括「虔信」、「聽命」、「空虛自我」、「行動力」等等。而聖經中完美具備這些特質就屬聖母瑪利亞。作者在最後更對這些所謂的馬利亞原型特質,提出其在當代社會應有實踐的反思。

這期的【好書推薦】包括何佳瑞所寫的美國哲學家及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所寫的《經驗與教育》,以及洪力行推薦的《傳教書目》(Bibliotheca Missionum)。雖然《經驗與教育》一書很早前就已出版,但此次所推薦的是2015年由單文經教授譯注的版本。該書以杜威先生背景的深入介紹作為開頭,並整合不同學者對於《經驗與教育》一書評論,使讀者能在一本書中全面性的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佳瑞老師也特地在推薦文中將該書的重要觀點進行摘要整理。另外有關從事傳教史學相關研究方面,史料的收集無疑是件基本且相當重要的一環。此次,洪力行所推薦《傳教書目》Bibliotheca Missionum,對研究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工具書。這套書發行的目的乃是為了以科學性的方法建立與傳教史學相關的書目資料,是由無玷聖母獻主會的傳教士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才得以完成的宏篇巨作。這套書目共計三十冊,內容涵蓋了世界個傳教區傳教工作的相關書籍與出版品。對於研究傳教史學的人而言,確實是至寶一件。

本期的研究通訊內容題材多樣,提供給讀者各面向的研究觀點及訊息。若您希望與作者有更多深入的討論,都可透過本網站提供各研究者的通訊方式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