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思與學】中世紀的音樂奇女子—賀德嘉•馮•賓根

E-mail 列印
 中世紀的音樂奇女子—
賀德嘉•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 1098-1179)


劉鳳娟
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中世紀的音樂歷史,發生在一個忽視女性存在價值的社會中。但十二世紀的賀德嘉•馮•賓根卻成為當時指標性的女性作曲家。回顧音樂史,掌控時代流派趨勢的作曲家多為男性。賀德嘉在男性主導的音樂史上,是第一位被詳實記載生平及作品的作曲家。然而,作曲家只是她多種頭銜中的一個,其最真實的身份是本篤會的修女。賀德嘉以其「神視」作為一生的創作基底,留下傲人的神學論述、醫學巨著以及音樂等作品。這些不朽的文獻足以讓這位女性,將其顯著的足跡鑲嵌於那時代的軌跡中。

  中世紀的教會儀式中所使用的聖歌都是單音音樂。單音係指音樂由單一旋律構成,沒有伴奏。中世紀之前,在教宗額我略一世所下令編彙的教會聖歌(額我略聖歌),以及在西元七世紀到九世紀流傳的聖歌,均為單音音樂。此種中世紀的音樂旋律單純的特色,以及不加以潤飾的創作手法一直在中世紀時期的音樂中被延續著。雖然賀德嘉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亦繼承這樣的手法,但她的音樂卻明顯的異於同時代所應有的傳統表現。

  賀德嘉的音樂創作約始於1140年,一生作品包括一部禮儀劇〈美德典律〉(Ordo Virtutum) ,以及一部含有77首歌曲的〈天國和諧啟示交響曲集〉(Synphonia Armonie Celestium Revelationum)。賀德嘉創作的音樂歌曲型態,因其宗教性及禮儀用曲的明確使用定位,大致上可歸納為對唱曲antiphons、答唱曲responsories、繼抒詠sequences以及聖歌hymns。其創作特色可歸納為四種型態,包括勁揚(soaring)、跳躍 (leaps)、輪廓線條(contour ) 以及戲劇性的炫耀 (dramatic flourishes) 。這些變化手法,相對於以平穩、級進模式為主流的中世紀時代宗教音樂,無非是一異數。賀德嘉的音樂雖是單音的素歌曲調,但是透過演唱時的不同設計,如一人獨唱、一群人同聲齊唱、主唱與聖詠團的交錯以及回應,或是兩個不同聖詠團的對唱等等,為平淡的單音素歌增加了聲響的變化趣味以及聽覺的另類感受。

  賀德嘉算是中世紀單音聖歌多產的作曲家,但是從相關的文獻資料中,賀德嘉自述她並沒有接受任何音樂的記譜或是歌唱的訓練課程,這些歌曲的創作目的單純,純粹是為讚美天主以及聖人們。然而,對照留下來的樂譜手抄本,著實讓人很難相信這些述白的真實性。有些音樂研究學者認為,擁有這樣音樂才能,勢必是有位相當優越的老師相伴。例如,她初到修道院時所接觸的院長優塔(Jutta of St. Disibrod) 修女,可能透過在日課及彌撒中詠唱,傳授賀德嘉相關的音樂智識。但也可能由於賀德嘉具有被教宗認可的「神視」的奧蹟,而讓人覺得在天主名下沒有不可能成就之事。

  賀德嘉已於2012年十月七日被封為天主教會第三十五位聖人,她將宗教信仰的本質擴展延伸至神學、醫學以至於音樂的創作,其所展現的偉大時代意義,堪稱一代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