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好書推薦】《優雅的福音-20世紀的在華美國女傳教士》

E-mail 列印
 姊妹情誼與美國女性傳教士在華的傳教生活
—《優雅的福音-20世紀的在華美國女傳教士》


張勤瑩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


簡.亨特 (Jane Hunter),《優雅的福音-20世紀的在華美國女傳教士》(The Gospel of Gentility: American Women Missionaries in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李娟譯,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9月。


自十九世紀以來,意圖進行國際擴張的美國,日漸重視傳教活動。其中女性傳教士人數的增加,亦突顯出女性對於美國傳教事業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二十世紀前期的美國女性傳教士,究竟如何面對他們在海外傳教工作?這些離鄉背井的女性,又提供我們甚麼樣的線索,來認識基督教在華發展的過程?

本書作者簡.亨特 (Jane Hunter)採用美部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與美以美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的檔案為研究基礎,選擇約40位的美國女性私人信函為史料,關注女性傳教士在海外傳教事業中的身份認同,並接受傳教事業中的性別角色。包括承擔傳教任務,與家庭生活的責任等等。有趣的是,據作者研究指出,以世紀之交從事海外傳教工作的女性團體為例,多半不算是有自覺意識的女性主義者,反而更傾向保守派;相對而言,激進的婦女則多半活躍於國內事務。

《優雅的福音-20世紀的在華美國女傳教士》一書,呈現女性傳教士在華的生活面向,為二十世紀美國在華傳教事業,提供一個有別於男性視野的詮釋觀點。關於此書的架構,除前言與結語之外,共分為七章,今簡述如下。

前兩章主要從歷史背景的角度,介紹辛亥革命以來,傳教士在華的地位;以及二十世紀初,美國政府有意透過傳教士,在中國建立文化帝國。其中,美國女性傳教團體的出現,則涉及傳教運動的發展、媒體宣傳,以及學生志願運動的影響,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大學生,從情感、家庭或是教育的影響下,選擇投身海外傳教工作。

第三、四章則是以婚姻角度,區分女傳教士在中國所面臨的生活責任,與傳教問題。第五、六章的內容,則分別以女性傳教士經營的家庭空間,與其所處之租界社會作為對照,解釋女性傳教士的地位,及在華工作的成就感。第七章描述女性傳教士對中國女教友,及女學生產生的影響,並舉三位人物為例:分別是佈道家蔡蘇娟、作家黃廬隱,以及教育家曾寶蓀,解釋基督教對官宦家庭出身的婦女之影響。

基於前述所言,本書提供的視角,是以美國女性傳教士為主體,分析他們決定入華傳教的背景。並且深入介紹女性傳教士所面臨的生活難題,無論是單身,或是已婚的女性傳教士,均各有不同的壓力與困境。例如,已婚女性傳教士遭遇到,是養兒育女與傳教事業的抉擇;單身女性傳教士則是透過群體生活,特別是女宿(ladies’ houses)來建立自我認同,經婦女傳道部的支持下,讓這些孤身在外的女性傳教士,得以排除思鄉的心情。

然而,海外的傳教生活,卻也提供女性傳教士之間,建立起非血緣的姊妹情誼;甚至也有女性傳教士與中國女教友之間,形成跨文化的情誼。例如,石美玉與美以美會的胡遵理(Jennie Hughes)之間的相處關係。作者獨到之處,在於透過書信紀錄,來觀察女性傳教士細膩的情感流動,及其所思所想。包括他們對於原生家庭、傳教團體、在華生活等等,這些面向讓過去探討基督教在華傳教發展,僅以男性傳教士為主體的討論,多了更豐富的性別議題。

不過,由於該書僅以美部會及美以美會的檔案為材料,不免遺漏可能可供對比的例證與素材。舉例而言,內地會為了讓已婚女性傳教士,可以從家庭事務中解放出來,特別在山東煙台設立一所專供傳教士子女就讀的芝罘學校。以該校的特色論之,不僅讓已婚的傳教士婦女,有機會暫時卸下母親身分與家庭教養的職責;同時也讓傳教士子女,可以擁有一個不受中國文化與社會影響的就學環境。這樣的做法,正可用以對照出不同差會,在因應海外傳教事業上的策略與作法。就筆者的認知而言。傳教士子女的教養問題以及環境,很可能也會影響日後是否繼續返回中國傳教的可能性,這些傳教士的後代,在1949年之前,亦屬差會在華傳教事業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