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思與學】 西方兒童在中國:芝罘學校與傳教士子女的戰爭記憶

E-mail 列印
西方兒童在中國:芝罘學校與傳教士子女的戰爭記憶
 
張勤瑩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位在倫敦的芝罘校友會(Chefoo Schools Association),於1994年向會友們宣告,隔年將規畫一趟中國行。看似平凡的海外旅遊,實是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的安排。對於當時參與行程的數名芝罘學校校友而言,1945817,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日子,不僅是二戰終止的象徵;更是他們脫離拘留營歲月,重拾自由的開端。[1]
  回顧當時號稱是「亞洲最大同盟國僑民拘留營」的濰縣拘留營,曾被日軍關押的1500名外僑中,除了知名的奧運健將李愛銳(Eric H. Liddell, 1902-1945)、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Arthur W. Hummel Jr., 1920-2001)等人,還包括天主教神職人員以及基督教的教育機構:例如,主顧傳教修女會會祖蓋夏姆姆(Mother Marie Gratia Luking, 1885-1964)也曾身陷其中;還有一群年約六歲至二十歲不等的外僑學生,他們多數是來自新教傳教士家庭的子女,原本是在山東煙台的芝罘學校就學,卻因珍珠港事變爆發後,一夕間淪為「敵性外僑」(enemy nationals),改變他們在中國就學的命運。[2]
芝罘學校自十九世紀末葉創立以來,是一所專門招收英美外僑子女的學校。回顧該校創立的背景,與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創始人戴德生(James H. Taylor, 1832-1905)在中國的傳教理念有關。1865年,由戴德生創立的內地會,是新教在華發展史上最大的跨宗派差會,亦為二十世紀基督教在亞洲建立的重要差會組織。鑑於兩次英法聯軍之役與《中法天津條約》的簽訂,傳教士取得合法進入內地遊歷傳教的保障後,戴德生積極引領內地會同工,前往內陸省份建立宣教站,也造就了內地會傳教士家庭在中國內陸生活的新局面。
 
不過,在一個不同文化、種族與信仰的環境中,傳教士父母如何確保自己的子女,既能接受基督信仰的薰陶,又能學習母國文化及傳統?為此,戴德生於1881年創設芝罘學校。爾後,以英式建築為主的芝罘學校歷經多次翻修,不僅兼具現代化設備,更成為二十世紀前期芝罘港口一帶的顯著地標。
  該校在中國階段,經歷義和團事變、中華民國建立,以及軍閥割據,但校園生活相對平靜,並不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直到珍珠港事變爆發後,校內師生於1942年遭日軍迫遷至毓璜頂以及濰縣拘留營,關押達3年之久。二戰結束後,復因國共內戰,導致芝罘學校師生無法回到原址復校,而遷往江西牯嶺。1951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督教政令,師生隨同內地會成員撤離中國。
 
  芝罘學校在中國設校70年的歷史告終,卻也促成部份校友轉往台灣定居,以醫療與教育工作深耕台灣的基督福音。例如,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之子:蘭大弼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 1914-2010);以及身為戴德生家族第三代的戴永冕(James Hudson Taylor II, 1894-1978)及其家人。1953年遷台後,其在1955年於高雄創立聖光聖經學院;其子戴紹曾牧師(James Hudson Taylor III, 1929-2009),於1970年在台北創立中華福音神學院。兩代皆是芝罘學校校友。
 
  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不斷有校友相偕自海外回到芝罘學校舊址(現今海軍航院轄地)參觀。那些曾經迴流中國的老校友們,心中又是潛藏著怎樣的中國記憶?近年來,僅管有中國的學界及影視單位,開始留意這些西方人在中國的經歷,並透過戰爭與苦難的視角,刻畫他們在日本侵華時期的經歷。然而,這段西方兒童在近代中國就學的歷史,仍有待以多元角度重詮之。以芝罘學校而言,校友對於母校的認同意識及其中國想像,有待進一步深掘之外;透過他們在歐洲、北美、中國與台灣等地的遷徙與生活經驗,讓基督福音與內地會的歷史,具有更多討論的可能性。2015,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透過芝罘學校校友對於戰爭記憶的追溯與反省,應有助於提供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詮釋西方兒童在中國的二戰記憶。
 


[1]   一行人抵達山東濰坊前,已與當地官方單位取得連繫,經官方單位審查演說內容後,校友柯莉(Estelle Cowley)女士獲准於817日發表簡短演說,紀念美軍解放山東濰縣拘留營。Estelle Cowley, “VJ Day 5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Return Visit to Weihsien Camp (Weifang) 1995 Liberation Day 17th August,” The Chefoo Magazine (1996/1997): 47-48.
[2]   蓋夏姆姆1948抵台後,創立「靜宜女子英語專科學校」(靜宜大學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