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輔仁大學第一屆傳教士漢學會議紀實

E-mail 列印
 輔仁大學第一屆傳教士漢學會議紀實
 
黃渼婷 
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傳教士漢學此新興的研究範疇約莫興起於近十年之間,以研究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期關於中國的相關著述為主。一般而言,涉及的主題最早可推至利瑪竇等早期來華耶穌會士傳教士之文獻著述,乃至當前相當盛行的傳教士口述歷史文獻紀錄。所處理的時代大致上由十六世紀至二十一世紀,探究的範圍涉及傳教士漢學學科之建立、傳教士理解中國文化與經典之著述、傳教士傳教文獻之整理、傳教策略暨口述歷史,以及少部分研究涉及傳教士的文學著述與受到傳教士影響的文學相關著作。綜觀傳教士漢學至今之發展,其研究面向漸行多元,諸多學者投注心力由不同的角度對此主題進行研究,乃至逐漸形成傳教士漢學研究社群。若檢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則多涉及史觀的角度介紹、譯介或整理傳教士漢學文獻目錄,與論述傳教士之傳教士策略。其他與傳教士漢學相關之主題如中國人對於傳教士著述之接受、傳教士著述拉丁文經典一手文獻研究、傳教士與靈修、傳教士與文學、傳教士漢學與台灣等研究方向則仍有相當大之論述空間。為能補充與延展傳教士漢學研究之廣度與深度,輔仁大學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與德國奧古斯丁華裔學志漢學研究所本著當初創立之宗旨:以天主教精神為基礎,推動中西文化交流,希望能夠在此研究領域貢獻心力,特舉辦輔仁大學第一屆傳教士漢學國際會議:傳教士對認識中國與台灣的貢獻。希望能藉著中西學者的交流與對話,豐富傳教士漢學研究面向,並補充目前研究尚待拓展之部分。
 
  此由華裔學志與國家圖書館共同舉辦,于斌樞機人才培育基金補助的會議共分為六個主題:傳教士的多元貢獻、早期來華傳教士對中國經典的理解、傳教士漢學研究與聖經翻譯、傳教士口述歷史文獻研究、傳教士的靈修描繪與傳教策略研究、天主教作家與近代中國文學:蘇雪林研究。
 
  第一天的議程由教廷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以〈傳教策略視角下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ssionary Strategies)〉揭開序幕。韓總主教以三個方向進行演說:尊崇真理與促進寬容、傳遞天主聖言與珍視聖言的種子,以及建造基督徒團體與維繫教會的合一。他在最後肯定傳教士與學者們在漢學的領域中,為傳遞福音付出無數心力,並認為在表述中國文化的背後其實蘊含了邁向真理之道,而此真理之道與聖言的種子其實有其共通之處。
 
  第一場專題演講「傳教士的多元貢獻」共有三篇論文:梅謙立〈關於晚明耶穌會傳教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楊富雷(Fredrik Fällman)〈先鋒、檔案與「務實」的漢學家—瑞典與北歐對於中國新教傳教士的新觀點〉、以及洪力行〈清末民初北京出版之早期天主教聖歌歌本──聖樂傳統與本地化特色的交融〉。第一篇探究耶穌會傳教士范禮安於1588年出版的《基督教育》與耶穌會傳教士高一志(Alfonso Vagnone, S.J.)《童幼教育》的關係,作者分析此二書的結構以及在西方與中國文化相遇的文化背景之下研究《童幼教育》的意圖。第二篇論文講述1840-1950年被派遣到中國的北歐傳教士雖然貢獻良多,但與歐美傳教士相較,相當受到忽視。作者除了指出了一些北歐相關重要文獻之外,亦提及這些傳教士對社會的影響。第三篇論文旨在提出幾部清末民初時期,由北京印書館所出版的天主教歌本,並透在華傳教士的相關史料,分析這些歌本的特色。
 
  第一場主題演講〈介於文本與詮釋之間: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對中國經典的解讀(Between Text and Commentaries: Europeans Readin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由魯汶大學鐘鳴旦教授(Nicholas Standaert)講述。主題探究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傳教士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以及這些對於經典的閱讀受到了中國與歐洲評論傳統何種影響。第二場專題論文發表「早期來華傳教士對中國經典的理解」的三篇論文為:潘鳳娟〈翻孔子、譯孝道:近代傳教士的經典翻譯與歐美漢學的反思〉、黃渼婷:〈十七世紀傳教士對道家/道教的理解:從利瑪竇到奇舍爾〉,以及費樂仁:〈與顧賽芬(1835-1919)《四書》相關的比較書寫概述與初步的釋義問題〉。第一篇論文藉由講述傳教士對於《孝經》的翻譯,來觀察歐美漢學自早期來華傳教士時期漢學歷時性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之上反思歐美漢學介乎於「西學」與「漢學」之間的辯證思考。第二篇論文主要探究早期來華傳教士利瑪竇、金尼閣、魏匡國、柏應理與奇舍爾於其拉丁文著作中對於道家/道教的描繪與詮釋。第三篇論文析論了傳教士顧賽芬的生平,以及他所出版的四書五經法文版本。作者同時比較了顧賽芬、魏理賢,以及理雅各相關的譯本。
 
  第三場專題「傳教士漢學文獻研究與聖經翻譯」共有兩篇論文:韓國學者趙韓健〈韓國第一個福音詮釋書-《聖經直解廣益》的分析〉以及日本學者長澤志穗〈日本的傳教士與漢學-明治時代的基督宗教〉。第一篇論文講述韓國第一本由中文書籍譯介為韓語的福音書《聖經直解廣益》,並討論其版本問題與此書如何影響了十九世紀韓國的基督徒。第二篇論文論述日本明治時代的傳教工作與文獻翻譯的問題。作者比較俄國東正教神父尼古拉(Nikolai Kasatkin)與其他傳教士的聖經翻譯。
 
  第二天的主題演講為德國華裔學志研究院主任顧孝永講述〈比丘林對中國宗教的理解:以他的《中華帝國統計概要》為例〉。此主題演講提及俄國傳教士漢學家比丘林(Jakinf Bichurin)對中國宗教的描述,以及他對在俄國傳遞有中國相關知識所做出的貢獻。講者以比丘林的著作《中華帝國統計概要》為例,析論他於此書中對於道教、佛教、薩滿教以及喇嘛教的論述。
 
  接下來的第四場專題共有兩篇論文:陳方中的〈傳教士書寫的可信度──以義和團時期的文獻觀察〉以及康華倫的〈范禮安的傳教策略〉。第一篇論文論述傳教士書寫的可信度,分析義和團時期河北(直隸地區),1900年的淶水事件的文獻記述。作者以當時官方檔案、傳教士的報告,以及當時地方官員與官員幕僚的筆記進行資料交叉比對。第二篇論文探究耶穌會傳教士范禮安如何在中國實踐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適應策略」。作者推舉范禮安為適應策略做出的貢獻,並且認為若無范禮安的貢獻,利瑪竇以及後來的傳教工作則無法順利地獲得推展。
 
  第二天的第一場圓桌論壇由鐘鳴旦、楊富雷,以及費樂仁三位學者進行對談。此圓桌論壇旨在廣泛地對傳教士漢學的內容與學科建立進行意見交流。費樂仁認為應把傳教士學者與傳教士漢學家進行清晰的區分。基本上,傳教士漢學家的認定範圍應界定於十九世紀建立漢學學科之後。楊富雷則認為傳教士漢學是否須成為一個專門學科仍是一個需要深入討論的問題。但不可否認傳教士對於歐洲漢學的貢獻不可抹滅。鐘鳴旦對傳教士漢學是否建立學科保持開放的態度。他認為不管傳教士漢學是否成為學科,應在漢學界增加其能見度。同時,傳教士漢學與一般漢學有所不同。它的範圍其實不只是漢學,而應是傳教士藉由其對於中國的知識理解人類的生命。第五場專題「傳教士的靈修描繪與傳教策略研究」共有三篇論文:賴効忠的〈明末清初傳教士的靈修描繪〉、柯博識的〈自19世紀以來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發展和其與漢學的相關性:以聖言會在中國與台灣的傳教為例〉,以及劉得興的〈基督與祖靈的相遇:傳教士在原住民地區的傳揚福音與本地化教會的建立〉。第一篇論文探究論述以特利騰大公會議之後教會對於禮儀或者神職人員生活的改革起論,同時以相關傳教士靈修生活的文獻,論述明清時期來華以及本地傳教士的靈修生活。第二篇論文探究聖言會傳教士在其傳教區(如山東南部與甘肅青海等地)所做的學術與考究工作。例如,他們翻譯了天主教要理,出版字典以及進行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聖言會也在這樣的工作考量之下,發行了人類學雜誌與華裔學志期刊,希望能以對傳教工作本地化有所助益。第三篇論文講述傳教士在原住民地區的傳教工作與貢獻。作者以歷史的角度探究傳教士在原住民地區的信仰傳布、以及在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傳教士如何以信仰的角度和原住民進行對話,最後分析教會本地化發展的困境與展望。
 
  第六場專題「天主教作家與近代中國文學:蘇雪林研究」共有兩篇論文發表:巴佩蘭的〈蘇雪林小說《棘心》主人公醒秋的皈依過程〉以及吳姍姍的〈論蘇雪林之宗教情懷〉。第一篇論文論及蘇雪林小說《棘心》中主人公醒秋皈依信仰的過程。論者認為蘇雪林所描述的皈依過程十分細膩,並且清晰地傳達了作者對於天主教的深度了解。第二篇論文則廣泛地論述蘇雪林的宗教情懷。論述她在法國留學期間領洗,由一名無神論者成為天主教徒。此論文從蘇雪林皈依天主角的歷程、與神職人員的情誼、宗教文學作品,同時比較「五四」時期作家的宗教態度,進而析論宗教信仰給予蘇雪林的人生意義與影響。
 
  最後一場圓桌論壇由輔仁大學的賴効忠、日本上智大學山岡三治,以及輔仁大學的聶達安進行與談。主題為〈亞洲區傳教工作與文獻研究之新趨勢〉。在這場與談當中,三位與談人分別就輔仁大學與上智大學第一線牧靈工作進行講述,分享了他們在進行牧靈工作時所面臨的困難以及可能因應的態度。
 
  兩天的研討會在第二場圓桌論壇之後畫下句點。會議中關於傳教士漢學的各種深入交談,值得延續。大會在閉幕時也決定2015年在德國奧古斯丁華裔學志研究院繼續這兩日對話中值得繼續探究的主題,希望藉由持續召開的傳教士漢學會議,對未來傳教士漢學的發展提供更廣且深入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