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增加字體大小
  • 預設字體大小
  • 減少字體大小
首頁

錦繡的存有圖像

E-mail 列印
 錦繡的存有圖像 
 
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陳文祥
  
  為現代人而言,或許「科技」一詞最常被掛在嘴邊。幾乎所有人皆在追隨或追逐著最新的「發明」或新的樣式,而人們也覺得「拜科技所賜,人類才擁有文明的生活」。的確,沒有人可以否定科技的貢獻,也因為如此,科技似乎成為「取代」(或成為另一個)「宗教」在人們心中的神聖地位,實際上這樣的看法在現代社會早已是司空見慣。然而,開顯的另一面也常伴隨著遮蔽,科技如此成功,使人們很容易遺忘那個使科技發展成立的整全理由,而將世界割裂為部分與片段。
 
  部分與片段的世界觀讓我們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體,讓我們直覺的以為將片段與個別元素集合起來就可形成全幅的圖像,然而,正如威爾伯(Ken Wilber)所看到的那樣,正因為科學發展的傾向在於「將內在完全化約為外在,主體完全化約客體,深度涵養完全化約為表面工夫,我和我們完全化約為他們,質完全化約為量,....意義完全化約大小尺寸」。而這正是「我們所處宇宙之所以會崩解的原因」。事實上,部分的加總終究不會是全體。
 
  如果我們的世界就不回頭地往支離破碎的方向走,那我們的確有足夠理由悲觀,然而,人性中整合的面向並未消失,這種統一的傾向用休斯頓‧史密斯(Huston Smith)的話來說,即是對「存有巨鏈」(great chain of being)的信仰。他認為世界各大智慧傳統實質上皆蘊含著對存有巨鏈的信仰,雖然他們可能採用不同的詞彙。然而,對存有整體的嚮往卻是一致的,他論道:存有本身被隱然地領悟為一切知性肯定之目的與視域,人類共通地對存有有一共通的定義,而有以下的屬性,諸如:太一、單純、不可動、永恆、完美、獨立、存在於自己中、獨立自存、不可毁壞、必然、無際、非受造、不被環繞、不可掌握、無所不在、無形的、無所不透的、無所不包的、由其本質而存有、已實現的存有、純粹的存有等等。吾人以為,中國最為人所熟知的老子的「道」、宋明理學的「理」與「氣」等皆類同於存有的意涵。
 
  在對存有渴慕傾向下,雖然人類所發展的科學具有割裂的一面,但屬於整體的追求還是會不時地將人類拉回存有的懷抱。使萬有呈現既有個別又有整體的系統,這一點正如卡西勒(Ernst Cassirer)所看到的那樣,他提出了人類活動的多樣體系的存在,這些體系規定和劃定了人性的圓周,語言、神話、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的組成部分與各個扇面,但就整體而言,人的哲學與更高的神學就是讓我們洞見到人類活動的基本結構,同時又能讓我們將這些活動理解成一個有機整體,個別與整體絕不是不相干的任意創造而是有一個共同紐帶結合在一起的。
 
  卡西勒對文化的整合有卓越的闡述,更且若從存有的全體的形象俯瞰,整合的圖像似乎也能逐漸浮現,整合在對神聖的嚮往。威爾伯就把實在描繪成「層疊交織的錦繡圖」,吾人覺得形容地十分貼切,他認為存在的層次,從物質到身體、心靈、靈魂、以至靈性層次,較高的層次都「環擁」或「涵養」著較低的向度,於是巢外有巢、窩外有窩,而所有的巢穴最終都居於存有的巢穴裡面,因此,世間的每件事物和事件都與其他的所有事態相互交纏,最後與存有本身交疊卻又層次分明。既分殊卻又整全。吾人以為,這些思想將對存有的渴望與對神聖境界的追求統合起來,似乎可以為吾人從理性的哲學與實證的科學之外打造出一條靈性實踐的道路,而其試圖將科技的源頭與靈性聯繫起來,意味更是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