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瑞
哲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世界大學排名近年來受到所有大學的重視,此與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與市場化是密切相關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使得全世界的每一所大學,都成為全球大學家族中的一個成員,地域與地區的限制變得薄弱,海外學生留學生以全球大學為考量對象,而不在侷限於本國的大學;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則使這個全球的平台變成了一個競爭性的市場平台,這意味著,大學像是商品一樣地被帶到了消費者(學生)的眼前,大學爭相努力吸引全球的優秀學生入學,以維持它們在高等教育市場中的競爭力。
世界大學的排行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就像是一個直接理解商品的便捷管道。通過這種排行的方式,消費者可以快速地掌握全球高等教育的排名資訊(可以是全校整體排名、可以是主題排名、也可以是系所排名等)。排名的方式確實存在著某種優勢,使得近十年來世界大學排名的風氣不衰,並且有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趨勢。這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循環,大學排名越高的學校,吸引了大量優秀的學生與教師,從而使排名更高,以此又吸引了更多優秀的學生與教師,如此不斷地循環;同理,排名逐漸下滑的大學,也有可能形成惡性的循環,最後再難以位列前茅。這或許正是所有大學努力追逐排名的最實際原因。
當然,我們可以想見盲目的追逐排名並非是只有好處而沒有害處的事情。儘管我們知道這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但是許多大學校長以此為其治學目標,卻是不爭的事實。面對世界大學的排名競爭,如何存善去弊,需要大學的領導者回歸大學精神,以真正的智慧來應對之。
2014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了輔仁大學哲學系以哲學主題排行進入了世界的前150-200名之間。這對於輔仁大學哲學系來說,是一項重要的肯定。目前全球的三大排名系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QS),QS是其中之一。這意味著輔大哲學系已然是世界三大排名系統之一(QS)所認定的世界前150-200的哲學系所。
筆者自身擔任輔仁大學哲學系的兼任教師,希望能夠藉著這項排名來分析哲學系的現況,期待哲學系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基於此,我們必須首先理解這三大排名系統的排名方式以及特色。QS自2010年與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報》分道揚鑣之後(Times Higher Education早期委託QS進行世界大學排行,2010年後,它改以Tomson Reuters 為其合作對象),就開始各自公布世界大學的排行名單。兩者所展現出的最大差異即在於QS仍保持了原先的「同行評議」(或稱「同儕審查」)高達40%的比例,而Times Higher Education則降低了這項比例,改以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客觀指標,諸如「論文引用率」等可量化數字。至於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所採用的評分方式,則完全以可量化的數字為基礎,沒有任何專業人士的評價空間。
輔仁大學哲學系在QS的表現,說明了它在「同儕」中受到的讚譽必是不可小覷的。專業人士的評分意見反應出了哲學界對於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學生的表現及其教師在國際間的種種成果、發表,有著良好的印象與評價。這種聲譽的累積,並非數日之功,它代表了多少畢業生、多少教師們長年努力所造就的口碑。然而,要維持這樣的聲譽,仍需要全體哲學系成員的不懈奮鬥。這意味著,教師們要持續有良好的研究發表,持續與國際間的同儕對話、討論與交流;這也意味著,教師和行政人員要致力於優秀學生的教導與培養,發掘有哲學潛力的學生投入哲學研究。
最後,輔仁大學哲學系雖然在QS的排名中有良好的表現,但是在Times Higher Education與「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並沒有相應的成績,這提醒了我們,在量化的數字上,哲學系仍有努力的空間。輔大哲學系原有的特色以及風格是造就其今日在國際間聲譽的一項重要因素,它應當悉心保持這些特色並且予以發展,以為其後續更優異之表現奠定基礎。